最新资讯

更多>>

面试宝典

更多>>

人才指数

更多>>
   当前位置:西安人才热线 > 职业指导 > 职场励志 > 会沟通会说话的人在职场总是顺风顺水

会沟通会说话的人在职场总是顺风顺水

时间:2018/5/11 17:19:44   点击量:  字体:   

  职场上,也许你能力很强,做的很多,但却总不如一些“会说话”的人升职加薪来得快。职场人都知道沟通能力和知识技能同样重要,有时候甚至“会沟通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空有才能却不善交流的人,是无法笑傲职场的。但人们往往想当然地以为谈话就等于已经沟通过了。殊不知,谈话和有效沟通完全不是一回事。快来看看有效沟通的技巧,你get到了哪几个?

  口头禅很酷,但不能养成习惯

  白领小蔡是个能力出众的小伙子,自进入公司以来他跳跃的思维和创新的点子经常受到领导的赞赏,开朗幽默的性格也颇受同事欢迎。但就在最近一次公司的项目预备会上,他却因为一句平常的口头禅而毁掉了公司团队精心准备的方案。

  原来小蔡是典型的90后,平时说话习惯带一些时下流行的网络口头禅,比如“我了个去”、“你妹”等。私下里和同事们闲聊、开玩笑时,同事们会觉得他说这些口头禅很有趣,渐渐地他在一些工作场合脱口而出也成了习惯。没想到这次在公司客户和重要领导面前陈述方案时竟然不自觉地说了句“哇靠”,同事们一听冒出了冷汗,领导也皱着眉直摇头。等到小蔡回过神来,他才意识到这些不起眼的小习惯直接拉低他的表现。

  的确,“哇靠”、“我去”等口语表达,有时候能分分钟毁掉一段谈话。特别是当这谈话发生在上下级,甲方乙方之间,不适当的用词或满嘴跑火车,都会给人极其不靠谱的印象。

  小蔡的教训提醒我们要留心自己的口语习惯,注意在比较正式的说话场合,姿势和语言最好保持一致,例如把手从口袋里面拿出来,或是在正式发言前停顿一下,千万不能随意地使用不恰当的网络用语。

  小动作会出卖你,注意肢体语言

  最近杨飞很苦恼,因为他正在负责一个大的策划案,他想找同事帮忙,请教和讨论一些问题,但同事却总有所保留。他想想平时也没有得罪别人,而且自己负责的案子对同事也不存在威胁,为什么他们连自己的想法都不愿意交流。后来一个心直口快的同事道出真相:“你每次问我们意见,却拿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我们又不是你下属,有什么义务跟你交流想法?”杨飞觉得很委屈,虽然自己性格比较强势,但虚心求教的态度一直都很端正,怎么给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那个同事打趣他,嘴上说着讨论想法,自己却一直双手交叉着胳膊,让人看了就无话可说,也难怪大家不愿意理他。

  杨飞这才意识到一个无意识的小动作出卖了自己,一个微小的肢体动作也可能造成别人的误解。

  再举个例子,当你跟一个同事交流时,她上半身正对着你,看起来像是很认真,但是她的腿脚却朝着门——这时候就要注意了,她可能想结束这次谈话了。因为她的脚告诉你她想离开。即使腿交叉着,但脚的位置也会释放出信号。

  善于提问,并重复最后一句话

  在实际交流的时候,沟通可能并不是那么顺畅,有很多时候你会错听甚至错误地理解对方的话语,而且很可能因为一时头脑放空而错过了重要的信息。

  此时,有一个方法可以及时地理清可能被误解的内容,还能让对方感觉到你在认真地听他说话,对他的话题感兴趣,那就是适时地在谈话中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可以让对方回答你的疑惑,把握沟通的进度,还可以引导他说出你想要的答案,或者获取你想要的信息。

  并且,在提出问题之前可以先总结他的上一个观点或者重复最后一句话,这样更加充分地显示你对他的尊重以及认真聆听的态度,尤其是对待重要的沟通对象。有时候,简单地重复对方的最后一句话,既能表达自己赞同他的看法,也能通过这种方式强调对方的立场和观点。

  如果沟通过程中不小心冷场了,重复对方最后一句话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能巧妙地化解尴尬,并顺利地进入另一个话题。

  想拉近关系,看看他的办公桌

  很多人在试图拉近关系时,总会储备一些闲聊的话题,比如周末什么活动,最近追什么剧,海淘什么划算之类的。但有时候在工作场合下并不适合闲聊,而且与比较有距离感的人闲聊不一定能迅速找到对的话题,一旦话题切入不对,很可能会造成冷场或尴尬。

  那么怎样快速有效地把握对方的脾气性格以及可行的沟通方式?不妨试试先观察他的办公桌。

  如果他的办公桌上有图表和工作相关文件贴在墙上,很少有颜色,办公用品触手可及,文件分类整理,桌子上放着有公司徽标的纪念品。那么他很可能以任务为导向,做事很有逻辑,有条不紊,擅长制定程序。与他们沟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有明确的计划安排,注重具体细节和效率,尽可能地多回答他们的提问。

  如果他的办公桌上有摆放一些旅行照片,文件夹是彩色的,在稿纸上涂鸦、有一些零食和小玩具。那么他们通常性格外向、合群活泼,热衷互动、喜欢不太注重细节。与他们交流时要寻找有趣的话题,多倾听他们的想法,肯定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与解释,必要时要表达赞赏他们的闪光点。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