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更多>>- 2019年3月30-31日莲湖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招聘会
- 2019年3月30-31日西安市人才市场惜才速聘综合类供需洽谈会
- 2019年3月29日西安大麦市街人力资源市场综合招聘会
- 2019年3月27日(周三)莲湖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招聘会
- 2019年3月27日西安市人才市场惜才速聘综合类供需洽谈会
- 2019年3月23-24日莲湖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招聘会
- 2019年3月23-24日西安市人才市场惜才速聘综合类供需洽谈会
- 2019年3月22日西安大麦市街人力资源市场综合招聘会
面试宝典
更多>>- 薪酬谈判禁忌:3件事别在面试说
- 求职者和面试官用聊天的方式与对方交流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 这10个习惯让你总是与面试的好运擦肩而过
- 求职面试中常见的12种高级错误尽量不要犯
- 异地面试不报销车费,值得去吗?
- 回去等通知不代表面试失败
- HR应该警惕的招聘面试技巧陷阱
- 面试官听到这几句话,面试怕是要当场结束
人才指数
更多>>研究显示:制造业就业的大学生月收入连续5年增长
近日,第三方研究机构2012-2016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研究显示,在制造业就业的大学生月收入连续5年增长。
据悉,该数据调查分析制造业涉及玻璃黏土、石灰水泥制品业,初级金属制造业,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业,纺织皮革及成品加工业,化学品、化工、塑胶业,机械五金制造业,家具、医疗设备及其他制成品业,交通工具制造业,木品和纸品业,食品、烟草、加工业等10个制造业相关行业。
制造业中电子仪器、电脑制造业毕业生最多
数据显示,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业,机械五金制造业,化学品、化工、塑胶业是吸收较多大学毕业生的制造业相关行业。从五届的总体数据来看,大学生在制造业相关行业就业的比例连续五年下降。
具体来说,本科生在制造业的就业比例从2012届的28.8%下降到2016届的19.4%,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制造业的就业比例从2012届的29.1%下降到2016届的21.4%。王伯庆博士分析认为,这一情况的出现,可能与我国制造业去产能和提质升级的发展战略有关。这与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的加速退出,让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获得更多成长有关。
薪资上升满意度提高 但就业满意度总体偏低
数据显示,在制造业就业的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水平持续上升,本科生从2012届的3337元提高到2016届的4249元,高职高专毕业生从2012届的2708元提高到2016届的3633元。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从毕业半年后还是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看,在制造业就业的五届大学生和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月收入水平基本持平。
此外,在制造业就业的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不断上升。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从2014届的55%上升到2016届的60%,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从2014届的53%上升到2016届的59%。值得注意的是,和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相比,在制造业就业的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总体偏低。此外,在制造业就业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就业满意度相比于毕业半年后的水平有所降低。
西北工业大学田庆锋博士说,制造业从业者的就业满意度和中长期职业发展需要引起更多关注,从业者的就业待遇福利急需提高。
说明: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客服QQ:85906361;客服邮箱:85906361@qq.com
- 漫画:就业的变迁 漫画:就业的变迁 [更多...]
- 灵活就业的人缴纳社保要考虑这些问题 导语:属于灵活就业的人员请注意:如果自己缴纳社保的话, 要注意这些问题,不然可能会影响养老金。到底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请各位继续往下看。 想必大家应该都多多少少知道相关于养老金这方面的知识,毕竟这是一[更多...]
- 传媒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一:是面向整个传媒行业各种岗位就业。 传媒行业主要包括:电影、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站、广告、会展等。从台前展示到幕台操作,从行政管理到营销策划都能打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目前,广东传媒正处于蓬勃发[更多...]
- 就业率薪资双提高 黑龙江省技能人才成为"抢手货" 27日,由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携手哈尔滨市就业局等部门联合举办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拉开帷幕。150余家用人单位为1900余名毕业生及2000余名实习生提供了2000余个就业岗位,薪资待遇也高于往年。[更多...]
- 青岛人社局将通过6项措施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 2018年青岛市在青高校毕业生总量再创新高,达10.6万余人,促进就业任务更加繁重。截至5月底,青岛市已接收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近4万人。6月4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在2018年毕业季来临之季,市[更多...]
-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三个维度着力提升就业质量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质量是经济发展质量的体现,事关全体劳动者福利。由于就业的实质是劳动力资源与劳动岗位的匹配,就业质量的高低可以从劳动力供给方福利、劳动力需求方福利以及全社会配置效率三个维度理解,[更多...]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