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更多>>- 2019年3月30-31日莲湖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招聘会
- 2019年3月30-31日西安市人才市场惜才速聘综合类供需洽谈会
- 2019年3月29日西安大麦市街人力资源市场综合招聘会
- 2019年3月27日(周三)莲湖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招聘会
- 2019年3月27日西安市人才市场惜才速聘综合类供需洽谈会
- 2019年3月23-24日莲湖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招聘会
- 2019年3月23-24日西安市人才市场惜才速聘综合类供需洽谈会
- 2019年3月22日西安大麦市街人力资源市场综合招聘会
面试宝典
更多>>人才指数
更多>>500强企业难觅合格应届毕业生
从2009年经济危机开始,相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学生就业严峻严峻”、“就业寒流”、“毕业即失业”等等相关字眼频繁的出现在各大媒体上。让很多人都无法想像的是,居然大学生求职比考大学还难,然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2010年新一轮的校园招聘中,世界500强的企业居然发出了难觅合格毕业生的声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带着问题采访了多位人力资源方面的资深专家。
叶慧女士是一位有着从事15年猎头工作,10年校园招聘工作的资深人力资源顾问,在数年前创业成立了PIA咨询公司,为多家著名企业提供人才招聘猎头服务。当被问及大学生就业问题时,叶慧就提到“现在大学生普遍反映求职难,其实作为招聘方的企业来讲,他们也很困惑,因为寻觅到一个合格的职场新人也绝非易事,很多职场新人硬实力有所提高,但是在沟通和心态等诸多软实力方面远远达不到企业的真正需求”。
接着,叶慧就列举上周末,她参加北京一场大学生就业竞赛活动时发生的一件事情。担任评委的叶慧女士对其中的一名参赛选手颇有惋惜之意:“太可惜了,她很优秀,无论是知识面、表达能力、自信心,都在众多选手中表现突出。但是,在某些方面,她也有很明显的缺陷。她最大的问题是过于自我,不能很好的理解和体谅别人的处境,因而也就比较难让自己的才能被别人认可。"
十几年来一直长期参与和主持多次校园招聘活动的叶慧,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到,“实际上出现此类问题的参赛学生,不仅仅是这位女孩。其他不少的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类似的情况。总体来说,最近几年的大学生在与人交往和处理情绪方面的能力和素养,有一定的不足,这对他们未来发展有很大的阻碍。”
“与前几批毕业生比较起来,最近数年的新人们是硬能力有所提高,软能力却有所下降。”来自善择公司的专业人力测评师杨立谦先生同意叶慧的看法,从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等硬能力看,新毕业生的总体水平是比之前的几批要高一些的;但在责任感、交际能力、处理挫折和抗压能力方面,却有不少差距。用企业界人士反馈的话说就是,有些孩子很不懂“事”。
“软能力对于在职场上打拼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些时候甚至比硬能力还要起更大的作用。当员工的软能力与企业或商业环境的要求不相匹配时,员工离职和流失的情况就很容易发生。这对企业和员工个人来说,都可能是很大的损失。”杨测评师很强调软能力的重要性。
关于职场新人们的表现,就职于某大型外企的人力资源部总监许先生可谓深有体会:“我和同行们都感觉到,这几年新招来的毕业生确实比以前的毕业生更难保留和培养了,虽然从能力上说,新人们的能力比起他们前辈在同年龄时期来说要相对强一些,也很聪明。他们的主要问题,是比较急,很渴望在短期内就获得更高的职位和工资,但因为时间和心态的原因,短期比较难表现出足够的成绩和对公司的贡献。因此一旦出现短期内如果没有得到收入和职位上的提升就容易辞职跳槽。另外,这些新人在情绪的管理上需要加强,比较容易受到挫折和批评的影响,也不像以前的新员工那样服从管理。公司为了配合新一代员工的特点,不得努力和主动在管理方法和方式上作一些变化。总体而言,我觉得新员工们的潜力是很不错的,但还是应该更多的向公司的其他老同事学习,从心态和小处着手提高和改善自己的职业素养能力。”
“还没有真正提高自己和做出成绩就太早离开原先的公司,到了新公司不见得会有好的机会。”叶慧严肃的告诫那些心态浮躁的年轻人,“企业愿意出钱去挖人,看中的是这个人已有的成绩和能力。刚出来工作才两三年的人,很难完全符合企业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跳槽之后,这个人就不能被算是职场新人了,不太可能得到原先公司那样细心的照顾和栽培。这是职场新人跳槽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在看到问题的同时,已经成功创业的叶慧和她的朋友们还挖掘到了商业上的机遇:就是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培训。很快,她就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组建了团队,从2010年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各大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素养培训,并为项目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星职场”。“我们的培训和其他机构的着重点不一样,会严格根据企业标准对学员进行从心态到技能的全方位培训。”叶慧对她团队即将推出的商业计划很有信心,“我们有一支来自知名企业人力资源相关行业的强大团队,非常了解500强企业的需求和现在学生的特点,会针对他们目前的情况,制定我们的培训内容。从正确心态的培养,到基础的工作习惯和技能,我们希望,学生们能从大三就开始关注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注重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在踏出校门之前,就了解到实际工作环境和其所需的各种要素,在多个方面有所提高并做好更多的准备。”
杨测评师支持叶慧的理念,他认为:“学生们如果能在校园里就开始接触到这些实际工作层面的东西,不仅在个人能力上有提高,还可以提前做好必要的准备,既有助于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期,又有助于在工作初期的竞争,提早建立起比别人相对更高的发展平台。从长期来看,这种业务模式肯定是有前景的。”
总而言之,好机会永远存在,好运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虽然大学生求职竞争激烈是现实,且其势还将愈演愈烈,但是事实上如果透彻的了解自己、了解企业,并采用有效的方式、方法,那么大学生一定可以少走弯路,很快的找到一份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
说明: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客服QQ:85906361;客服邮箱:85906361@qq.com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