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脱贫最后一步:5大措施助力毕业生就业
教育脱贫作为今年陕西省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省教育厅提出把促进建档立卡户毕业生100%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工作目标。据统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34万,其中有8万是家庭贫困学生,建档立卡学生中就业率达到98.41%,高出全省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10个百分点。
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工作处处长唐澍说,全省主要采取五项精准措施推进高校毕业生建档立卡就业。在精准指导方面,从政策制度层面要求各高校提高站位,把建档立卡毕业生就业作为学校就业工作的硬任务。深入市县高校进行督导,全面分析建档立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学校的建议,对症下药。夯实责任,把确保建档立卡家庭毕业生充分就业列入对高校的年度考核体系,作为追赶超越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组织4个专项督查组,深入一线高校,逐校进行核查,深度调研,了解学校工作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
在精准识别方面,针对陕西省高校脱贫攻坚底数不清情况,从学校自身着手,下大力气进行排查、清洗,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甄别,同步比对各市县扶贫办,逐一统计落实,做实高校毕业生建档立卡生的真实情况。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学生认定上做了精准界定,提出将经常出入网吧和使用高档通讯工具的学生不认定为家庭困难学生。对已建档立卡学生,对其家庭状况、学业情况、就业意愿、就业进展、就业帮扶等建立精准台帐。据统计,2017年高校毕业生建档立卡学生共17691名。
在精准发力方面,树立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工作目标,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渠道窄、信心不足、信息不畅等特点,各部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推动高校建档立卡毕业生就业工作合力。针对不同学生制定有个性化就业帮扶政策,给学生在正常的就业招聘之外,提供一到两个就业岗位。对特殊群体制定就业指导课。此外,还针对困难群体,召开大型联盟专场招聘。据统计,共有17409人顺利实现就业,初次就业率达98.4%。
在精准资助方面,深入高校对对建档立卡生资助金的发放进行督导检查,对没有发放到位的高校进行通报,要求各高校纠正整改,及时跟踪发放,做到一个不落。目前落实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每人每学年6000元的助学金政策,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政策,提供5000个主要用于建档立卡毕业生在高校内的见习岗位,共发放见习补贴2200万元,校园招聘财政补贴975万元,求职创业补贴2753万元。
在精准跟进方面,对少数离校暂未就业的建档立卡毕业生,及时做好毕业生离校前后的就业信息衔接工作。详细掌握就业意愿、求职区域、存在困难等信息,完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数据库,建立专门台账,指定专人负责,持续精准跟进,提供“一对一”指导和帮扶。
说明: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客服QQ:85906361;客服邮箱:85906361@qq.com
相关链接